数字化交付为何难落地?

JUMU实名认证 发表于 2020-11-20 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 复制链接分享      上一主题  翻页  下一主题
提及数字化交付,先要从数字化工厂谈起。

根据德国工程师协会的定义——数字化工厂是由数字化模型、方法和工具构成的综合网络,包含仿真和3D/虚拟现实可视化,通过连续的、不中断的数据管理集成在一起。数字化工厂集成了产品、过程和工厂模型数据库,通过先进的可视化、仿真和文档管理,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过程所涉及的质量和动态性能。

这其中,可视化是数字化工厂不可或缺的要素。这也意味着,构建数字化工厂过程中,设计院和施工单位采用数字化交付的方式尤为重要。

“工程项目的数字化交付,是勘察设计公司核心竞争力的主要体现之一,同时也是帮助业主构建数字化工厂,进而实现智能工厂、智能制造的重要数据来源及数据基础”。

那么,何为数字化交付?顾名思义,区别传统工厂工程设计(以纸介质为主体)的交付方式,数字化交付指的是通过数字化集成平台,将设计、采购、施工、调试等阶段产生的数据、文档、模型以标准数据格式提交给业主的交付方式。

近年来,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大设计院为了设计、审查、施工过程更便捷,竞相开始筹划和实践“数字化交付”。

在这个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基于数字化设计系统开展工程设计项目,将设计过程中的二维和三维设计数据实现基于位号的结构化数据集成及多专业协同,同时实现基于位号的非结构化设计、供应商、施工等文档的关联,在交付时向业主整体移交。

尽管数字化交付概念由来已久,但在国内真正意义上落地的数字化交付项目并不普及。国内只有大石化、电力等行业中的一些大型企业对数字化交付有所涉猎,具体到医药行业,国内还没有成功落地的案例。

数字化交付为何难以落地?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一是标准执行不足。对比德国来看,德国一向实行严谨的工业标准体系,譬如德国标准化学会所制定的标准涉及建筑、采矿、冶金、化工、电工、安全技术、环境保护等几乎所有工程领域,每年发布上千个行业标准;同时德国还建立有严格的质量认证和监督体系。有了这些标准和执行做支撑,即使德国不怎么提数字化交付的理念,其工程项目依然可以得到较高水平的管控。

好消息是我们国家越来越重视工程项目的数字化交付,2018年颁布《石油化工工程数字化交付标准》GB/T51296-2018,已经于2019年3月1日起实施。

其次,数字化交付是一把手工程。客观来讲,所有的信息化、数字化投入最终是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的。而企业是一个集权的盈利组织,一把手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数字化交付必须是一把手工程。但现阶段来看,很多业主的一把手仍处在接受和认同数字化技术价值的过程中。

第三,“伪数字化交付”尚待摈弃。我国大多数企业的数字化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由于各企业的基础水平、目标任务等参差不齐,造成了数字化交付的深度、水平差异较大。需要强调的是,将项目文档扫描成PDF进行电子化交付、建立设计和施工阶段的数据模型但彼此割裂、或是构建一些无法交互的三维模型都是“伪数字化交付”,只有实现项目全寿期的三维可视化乃至沉浸式虚拟体验、设计和施工的数据模型完全统一、并在工厂运维中可以充分利用前期数据模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化交付”。

相关主题

  距米网  

找到您想要的设计

工程师、学生在线交流学习平台
关注我们

手机版- 距米网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587号

©2017-2025 苏ICP备180409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