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CAE软件卡脖子问题?

JUMU实名认证 发表于 2020-01-10 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 复制链接分享      上一主题  翻页  下一主题
中国工程院对制造业26类产业开展产业链安全性评估,结果显示部分产业发展存在严重短板。其中,飞机、汽车、核工业、电子信息制造、机械、模具等重点行业的仿真软件(CAE)被美欧仿真厂商垄断,存在严重“卡脖子”风险。

ANSYS(美国)、SIEMENS(德国)、DS Simula(法国)、Alair(美国)、MSC(原美国)和ESI(法国)六大CAE巨头已垄断全球市场。我国自主CAE厂商的发展仅相当于美欧CAE厂商上世纪90年代的水平。

为什么造成这种情况?原因无非是:第一,基础研发经费不足(钱少),第二,高端技术人才稀缺且流失严重(缺人);第三,国产软件用户认可和工程经验不足(用户不认可、用得少);第四,盗版软件长期泛滥(用户用了不给钱)。

说实话,问题摆在桌面上,但短时间要解决问题很难。有人主张由政府拉郎配,让国企选用国产CAE软件,但以目前国产软件的状况,可能会影响研发进度和水平;有人主张校企合作,专项资金支持,结合具体项目,联合开发国产软件,这条路上世纪70-90年代就走过,联合开发项目结束后,成果并未实现商业化,大多半途而废;还有主张国产CAD和CAE联合起来和外资CAD、CAE企业争,问题是国产CAD的状况也没强多少。

我认为只有一条路靠谱,集中航空航天、汽车、半导体、能源、计算机等领域的人才资源,在关键领域扶植几个仿真分析国家队,相互协同、相互竞争,把国家队的CAE研究成果放到云端工业PaaS平台上,作为产业共地,分级开放给企业、研究机构使用,有人用起来,经验和数据才能积累,软件才能越来越好。

相关主题

  距米网  

找到您想要的设计

工程师、学生在线交流学习平台
关注我们

手机版- 距米网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587号

© 2017-2025 居居米 苏ICP备180409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