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物流技术与应用 物流中心是整个社会物流网络的主要节点,具有储存、分拣、加工、包装、配送等功能。物流中心是货物和信息的集散地,不仅对优化物流网络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对整个社会的流通基础设施发挥着衔接、协调、枢纽的作用。一个好的物流中心对于物流成本降低、物流效率提高、服务满意度提升等均有着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物流中心的数量快速增加,规模不断扩大。由于物流中心类型多样,功能众多,并集合应用了多种技术设备与信息系统,因此评价一个物流中心的好坏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 目前,我国对物流中心的评价指标并没有统一的规定,评价的理念和方式也会因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而有所不同。一般来说,物流中心的选址、规划设计方案、物流设备及信息系统选择、运营管理等因素均与物流中心的好坏密切相关,效率、质量、成本、先进性、适应性、柔性等指标受到企业普遍关注。 在诸多要素中,关键指标有哪些?
围绕这些方面,本期专题通过采访医药、烟草、物流系统集成、物流信息化等不同行业领域的专家,分享其观点与经验,以期为行业提供参考借鉴。 物流中心的核心评价指标及其分析 成本和效率是评价一个物流中心的两大核心指标。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应该是物流中心设计与运营管理所追求的主要目标。通过专业的设计和专业的团队,使效率的提升大于成本的增加,是物流中心成功的关键。 01 概述 关于一个好的物流中心的评价指标,行业中并没有明确的定义。事实上,物流(logistics)的定义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在这一问题。该定义是:(物流)是供应链的一部分,是为了满足客户需要而对商品、服务以及相关信息从产地到消费地的高效、低成本流动和储存进行的规划、实施与控制的过程。由此可见,评价一个物流中心的两个关键指标也应该是成本(cost)和效率(efficiency)。 离开这两个指标去谈物流中心设计和优化,无异于舍本逐末。 应该看到的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效率和成本是矛盾的和互相制约的,高效往往意味着更高的成本。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应该是物流中心设计与运营管理所追求的主要目标。 物流仓储成本主要包括两部分:建设成本(投资)和运营成本。其中建设成本可细分为建筑成本、设备(包括软件系统)成本、建设期管理成本等,其中大部分可以通过折旧体现在运营成本之中,所以事实上就剩下一个运营成本。运营成本主要包括建筑和设备的折旧(如果是租赁,就体现为租赁费)、电费、耗材、人员及管理成本、运输成本、税金等,也包括其他必须支出的成本,如货物损耗、其他财务成本等。从根本上讲,物流中心设计和优化的目标就是,在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的前提下控制好成本,而表面上则体现为各种技术的创新研究与合理应用。 对物流系统的要求,可以体现在“6R”之中,即在正确的时间,将正确的物品,按照正确的数量,以正确的状态,沿着正确的方向,送到正确的客户。 困扰物流设计工程师的现实情况是:当我们需要更高的效率时,往往需要付出更大的成本。比如采用更加自动化的装备,聘请更加专业的管理团队等。通过专业的设计和对团队进行专业的培训,使效率的提升大于成本的增加,这就是物流设计和运营管理者追求的主要目标。 02 好的物流中心应具备的条件 一个好的物流中心,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块,经过专业的设计,选择合适的系统和设备,这是基础。然而,运营管理却是更为重要的条件和前提。这就好比开车,车好、道路好是基础,驾驶员的技术和日常保养却更为重要。很多企业不理解这一关系,因而做出了错误的选择。 当然,物流中心的好坏还有很多技术指标,如稳定性和柔性。稳定性表现在系统能够平稳可靠地运行,这是保证业务正常进行的关键指标;而柔性则表现为系统对于业务变化的适应能力,这一点同样很重要,尤其对于三方物流,柔性更是尤其重要的指标。 以下就针对一个好的物流中心应具备的条件做一个简单论述,希望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① 选址要合理 物流中心的选址非常重要。物流中心的建设都是从选址开始的。教科书会教导我们如何选址,以及选址的原则和方法。尽管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理想的地址越来越少,并且理想的选址条件也在不断变化,所以往往只能退而求其次。此外,不同功能的物流中心,对于选址的要求也是不同的,这一点尤其要理解清楚。 方位:物流中心的选址要考虑配送成本。从当前全国发展的情况看,选址已经受到诸多限制而难以随心所欲,所以,考虑人口密度低、交通便利、配送距离适中的位置来建设物流中心是合适的。尤其要考虑城市未来发展,一般来说,物流中心要交通便利,距离适中。 道路:物流中心的选址对于道路考虑非常重要,首先要考虑覆盖范围内的道路网络问题,道路等级问题(公路等级、宽度、限高、限重、桥梁等),限行问题,停车问题,有的还要考虑是否扰民等问题。一个好的物流中心对道路的要求是畅通的,是可以全天候作业的。 网点:很多企业的物流中心网点是遍布全国的,电子商务更是如此。影响全国布局的基本出发点主要还是成本和效率,前者要从运营成本考虑是否合算,后者则要求从服务承诺来看是否可行,所以配送量和配送半径就成为关键指标。以电子商务为例,要建立一个网点的评估模型,首先要考虑订单量和发展前景,过低的订单量是不会产生好的经济效益的,也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在考虑配送半径问题时,高速公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地价:土地价格也是选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并直接影响未来的运营成本。一般的物流中心均选择在城市外环(如各省会城市的绕城高速),比邻高速出入口,就是综合考虑价格和交通的结果。 有些评估因素是可以量化的,如地价、配送距离、人工成本等;有些是不能量化的,如发展潜力、升值潜力等。 ② 设计要符合规范,因地制宜 建设一个好的物流中心,设计是最重要的阶段。设计合理有很多指标。有一些硬性指标,如消防规范、建筑设计规范等;有些是软性的,如美观、流畅、适度、经济等等。以下对要点进行简单说明。 大门:地块红线确定以后,首先要确定建筑物的基本需求,如物流场所、办公场所、宿舍等。园区的大门、道路是最先要考虑的。根据设计规范,大门不应开设在主干线上,不应距离路口过近,这些都与未来作业有关联。 道路:道路要考虑物流和消防两重需要。一般情况下单向车道不小于4.5米,双向车道不应小于8米。繁忙的系统可能需要更宽的道路。 建筑朝向: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也是设计中的难点之一。简单来说,在南方,关键要考虑夏天西晒和通风问题;在北方,要考虑冬天风沙和西北风问题,沿海还要考虑台风问题等。当然,最重要的是要根据地块的形状、位置、周边情况来最后确定建筑的朝向。有人认为建筑朝向与风水有关,殊不知所谓的风水所考虑的正是以上所讲的几点。 停车场:站台前的停车是一个重要指标。一般情况下,对于城市配送,收货需要大车,发货则主要是小车。对于跨省配送,则可能都需要大车。这一点要了解清楚。大车要考虑35米以上的空间,小车要考虑不小于25米的空间。具体情况还要具体分析。很多物流中心由于停车场过小,导致作业不流畅。 站台和雨棚:站台分为外置和内置两种,如没有特殊要求,外置站台比较经济适用。站台高度一般为1.2米,宽度5米为宜,雨棚高度在要求有4.5米以上的净空,但也不要太高,雨棚宽度应尽量宽一些,尤其是多雨的地区。 建筑面积:建筑面积要满足两个条件,其一是容积率,其二是建筑密度。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物流园区对两个指标的要求是不同的,需要与设计院认真核对。 在基本确定建筑的外围轮廓的基础上,影响建筑设计的关键指标还包括柱网、楼层、层高、防火分区、基础承载能力等,这些是比较细的内容,但都非常重要。 柱网:柱网是影响物流中心设计的关键参数。研究表明,不同的柱网最多可影响超过30%以上的空间利用率。对于一个大型的物流中心来说,空间利用率显得尤为重要。一个物流中心可能采用多种储存技术,如自动化立体库、高架仓库、平面库、阁楼和隔板货架等,不同的存储技术和不同的设备所要求的柱网是不一样的,这是设计要点之一。有时为了比较各种柱网的优势,还需要进行不同设备的选型分析。比如采用什么样的叉车进行作业,当选择高架仓库时,前移式叉车、平衡重叉车和窄巷道叉车对于柱网的要求是完全不同的。 楼层:现代物流中心不建议采用多层建筑。因为多层建筑的柱网很密,对设备布置有很多限制,建筑成本高,使用成本也很高。但有时局限于地块的面积,不得不采用多层建筑。但即使如此,过多的楼层也是影响作业成本和效率的。一般情况下,2~3层是比较合适的。欧美一般遵从这一原则,即使土地奇缺的日本,也很少见到5层以上的物流中心。 层高:单层建筑,如采用自动化立体库,建议层高为24米,这是建筑防火等级的要求。但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低一些。但如果是叉车作业,则高度应在15米以下为宜。有的叉车库建筑达到20米以上,也是十分浪费的。对于多层建筑,要求对层高采取特别慎重的态度。如果仅用于平面作业,一般4.5米比较合适。但如果要采用货架或者阁楼,则高度应选择7米左右比较合适。如果还要考虑叉车作业,或者采用Miniload等设备,更高的楼层高度是有优势的。总之,楼层高度设计要以选择的设备为前提,避免浪费空间。 防火分区:过去关于防火分区的讨论已经非常多了。这也是大型物流中心设计最为关键的约束条件,一般应按照有关规范严格执行。对于特殊情形,要事先与设计院和消防主管部门进行沟通,获得批准。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对于消防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上海、江苏、浙江的要求宽松很多。要保证设计的安全性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情。有时,物流中心因为消防报批问题,会耽误大量时间。很多地方的业主因为与当地的消防主管部门有关系,从而绕过消防规范,这一做法是不足取的。 基础承载能力:如何设计建筑基础和楼面的承载能力会严重影响建筑成本。对物流中心来说,承载能力要计算准确,以便设计院进行设计。载荷包括平均载荷和集中载荷两个指标,前者是对建筑支柱承载的要求,后者是对楼板和梁结构承载的要求。平均载荷的计算是将楼层的所有载荷相加,再除以面积得出,一般要求不低于1.5以上的安全系数;集中载荷可以通过计算一个区域的最大载荷,除以该区域的面积得出,当然也要考虑不低于1.5的安全系数。值得注意的是,还需要对基础的变形、不均匀沉降等作出具体要求。 此外,设计的合理性还体现在配送中心整体的协调性。如库存能力、设备流量、各功能区的作业能力互相匹配等,要避免个别指标过低或过高。 ③ 设备选型要适用 物流系统的设计是一项细致工作。对于设备的选择,首先要考虑的是适应性、效率、自动化程度、可靠性等,当然,性价比也是应考虑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一个具体的物流中心来说,应满足库存和吞吐能力的需求,才能使设计与需求相匹配。 库存量及库存设备:库存量是一项重要指标。作为一个物流中心来说,往往追求的是配送能力而非库存,但事实上,库存量与配送能力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库存量与配送量成正比,与库存周期成反比。 库存设备的选择要考虑很多方面,如是否适合于自动化立体库储存,是否适合于密集存储等,不同的产品特征所对应的储存设备是不一样的,这也决定了库存成本的高低。 效率:从理论上讲,设备的效率越高越好,但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应考虑效率与整个系统的协调性。所谓协调,是指整个物流中心在处理货物时,各个环节效率的一致性。理想的状态是系统的流量在各个环节是均衡的。但实际上往往做不到这一点,也没有必要完全做到均衡。决定物流效率的因素很多,设备的性能只是一个方面。有时,系统流程设计和管理调度的不同,会导致完全不一样的结果。 有的人简单将设备的运行速度与效率混为一谈,这是错误的。以自动化立体库为例,虽然堆垛机的速度是影响效率的关键因素,但决定效率的因素还有很多,如加速度、调度方法、存储原则等。还要清楚的是,快速的设备往往意味着高成本和高风险。 自动化程度:自动化是物流系统发展的重要方向,选择什么样的自动化水平,主要还要看产品是否合适,以及所能达到的效果。尤其在减少运营成本方面是一个关键参数。比如拆零拣选,是否采用“货到人”拣选或自动拣选是一个很典型的问题,有些场合没有必要,有些场合又非常必要。采用什么样的自动化设备也有很多选择。 可靠性:没有什么比系统和设备的可靠性更重要的了。可靠性可以用一定时间内的故障率来表述。下面的公式就是计算可用度的: V=(1-ΣTi/T)×100% 式中,Ti表示子系统的当量故障时间,T为总时间。 不同的系统对可靠性的要求是不同的。有些系统,如连续生产系统,对可靠性要求就很高,因为一旦出现故障,将严重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有些系统,则对可靠性要求低一些。可靠性对于产品的价格影响比较大。很多进口产品和国产产品的差异,并不是性能指标方面的,而是可靠性方面的。 准确性指标:在设计中,考虑准确性指标也是非常重要的。专业的设计人员会重点通过流程设计来规避作业误差。比如说采用的拣选手段,动作的合理性等均影响作业的准确性。不能将准确性寄托在操作者个人身上,尽管这在很多情况下是必要的,也是难以避免的。 总之,一个具体的物流中心关于设备的选择是比较复杂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企业在选择时不得要领的原因。选择设备要多听专业人员的意见,多方比较,切不可听一面之词。一般来说,产品的价格与品质是成正比例的。 ④ 信息系统选择要恰当 物流信息系统,主要是WMS系统(有时还包括上游的业务系统,如ERP系统等),WCS系统以及TMS系统等,也包括其他辅助系统或自动控制系统。信息系统对物流中心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这一点,在以前是很多人意识不到的,但现在大家已逐步能够接受。 信息系统是物流的核心系统,是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的关键。一个物流中心,可以没有自动化的物流设备,但不可能没有信息系统。 一个好的信息系统,一般有如下特征:
⑤ 要有一定的适应性(柔性) 系统的柔性表现在很多方面。在业务层面,有对不同业务的适应能力,对不同需求的适应能力,对未来改造的适应能力,以及分步实施的能力等;在设备层面,则表现为系统布局的柔性化,如线路的改变等。在这种情况下,适当采用具有柔性的设备,如AGV等,就显得非常重要。 柔性设计应该在总体设计时就开始,如楼层高度的确定,就要考虑到未来的变化和需求。当然,有些定制化的设备系统是无法实现柔性的,如储存汽车轮胎的货架,储存发动机的立体库等。 很多系统会有预留,这也是一种柔性设计的体现。预留的部分可以为未来的技术和业务发展留下空间。如同绘画中的留白,在物流设计中,往往会留出一定的空白,用于未来意想不到的应用。如电商高峰时期的应急处理,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⑥ 要有一定的先进性 先进性这一指标看似有点虚,实则非常重要。事实上,所有技术一旦应用,即已经成为过去,如何使系统具备一定的前瞻性,这是先进性的重要体现。 机会总是留给那些抬头看路的人们。有些企业过于保守,从而错失机会。也有一些企业过于冒进,而被无情的现实所伤害。先进性也是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