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上市公司,37年仅13名员工,连质检部门都没有!

这是一家日本企业,名字叫“A-one精密”,创建于1970年,主要生产超硬弹簧夹头,市场占有率高达60%,拥有1.3万家国外用户,2003年在大阪证券交易所上市。


它的创始人梅原胜彦在2007年获得日本企业家奖,之前获奖的都是软银的孙正义,优衣库的柳井正这样的大人物。


众所周知,小企业要是能够做到行业的领先者,必定是在一个细分领域有出色表现,成为所谓的“隐形冠军”,这已经不必多言。但因为小到极致,A-one在管理上也充满了反传统的理念。



01


一年开会不超过30分钟



首先看看A-one惊人效率。因为人少,所以A-one一年开会的时间加在一起不超过30分钟,很多的交流都在现场站着就说了。A-one的产品质量好,但是它最强的优势却是在交货的快速。


大企业一周或两周的生产时间,在A-one只需要1~3天。梅原说:


“事实上,当天下午3点前所接收的订货,70%都可以在当天内完成并配送。实际上,要做到100%交货也是没问题的,但这么一来,第二天上午就没事干了。”


A-one从接受订单,到工厂开始作业,中间间隔不到5分钟,而且中间过程不是依赖于IT系统和网络,仅仅依靠手写的传真。


因为人员少,品类少,所以生产过程不必经过大企业必须的生产排期、物料管理、交货期管理等诸多流程,这些都被梅原称为“制造业多余的管理”,几个人打个电话,或者拿着传真跑一圈,几分钟内就开始生产。


为了缩短交货周期,A-one甚至省略了质检的步骤。按照梅原的理论——只要认真经过每道工序,产出的就只会是高质量的产品。


更不可思议的是,作为一家微型制造商,A-one竟然在有限的资源制约下,同时拥有自己的销售网络。


这一战略不仅使得从订单到制造到发货这一系列流程都是自己在做,没有中间环节,提高了发货速度;更重要的是,摆脱了被销售端控制价格的困境。


梅原在说明公司高收益构成的时候,总会说明20%利润来自制造,15%来自销售部,所以才会有超过35%的毛利率。


02


幸福感

是另一个必须要提到的事情



在日本传统的观念里,公司是一个寻求幸福感的地方。


但是随着美国以追求规模和短期盈利为目标的商业文化的日渐流行,这种观念已经慢慢式微。而在A-one,员工不仅是终身雇佣、不需要打卡,可以分享公司盈利,梅原更是提出了一些离经叛道的说法。


例如,在A-one他倾向于招收外行员工,因为“便于培养”,目前A-one每天操着英语对海外销售的主管,最开始都是附近的家庭主妇。


A-one没有组织和头衔,因为“大家都明白彼此的能力水平,所以没有必要硬是赋予什么头衔之类不自由的东西”,因为这个原因,当公司准备上市的时候,梅原和证券公司产生了很大的分歧。


证券公司看来,没有组织就不能明确责任,而梅原来看,所谓明确责任本身才是奇怪的,责任没有必要要让人来负,工作上的责任由公司来负就行了,否则以后就没有人去挑战困难的事情,公司就会失去活力。


他把员工的工作和私人生活分的非常清楚,甚至用严正的口吻告诉员工“如果在公司以外的地方看到我,可以不打招呼”,同时严禁员工给他家里打电话。


A-one生产的部分产品



03


喜欢录用外行和有家室的人



2003年A-one精密上市后,长期以来“无组织”的状态终于得到了改变,现在员工将近100人。


在招聘员工方面,梅原的要求很特别:他喜欢使用外行,因为他认为,这样的人更容易接受新知识;他还喜欢招募有家室的人,因为“这样的人更有动力”。

公司上市后,梅原把自己的股票分给员工们,连附近来兼职的主妇们也一样高高兴兴地分得了股票。


“很多经营者都觉得,员工要先为公司卖命,公司才去重视他们。这是错的,顺序应该反过来。”梅原说。


A-one精密一律实行终身雇佣制,不需要打卡,也从不让员工加班。


“员工是看着老板的背影干活的,领导得先问自己做得够不够。如果有人偷懒,那是老板的责任。领导们认真干活,员工自然会跟着努力。”



在工厂里,梅原特意使用跟超市亮度一样的荧光灯,比其他公司亮许多。“当然这样电费更高,但亮点的灯会让员工的眼睛不那么疲累,这并不是没用的花销。”


每当有股东提出削减工资等建议,梅原也会与他斗争到底,“真正为公司带来利益的,是一天到晚工作的员工,而不是股东”。

  
2007年10月,梅原从董事长的位置上退下来,成为公司顾问,接替他的是42岁的职业经理人林哲也。


梅原说,自己从来没想过让3个孩子接班,甚至没让他们来A-one精密上班,“世袭在哪都行不通,把公司交给职业经理人是最好的选择”。
  
生活中,梅原酷爱早起,每天3点起床,读3小时的书,再开始一天的工作。退休之后的他,一直忙着为小微企业的权益奔走,他认为这是自己对社会的“报恩”。


面对创业环境更宽松的今天,他感觉现在的年轻人还比较脆弱,不能承受打击。


“我年轻时经常没东西吃,捡废铜烂铁去卖钱,抗挫折能力也因此变强。经营就是一种修行,只要努力尝试,终会越来越好。”

相关阅读

  距米网  

找到您想要的设计

工程师、学生在线交流学习平台
关注我们

手机版- 距米网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587号

© 2017-2024 常州居居米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苏ICP备180409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