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有的人往往有能力获得更多资源,变得更富有,从而进一步获得资源。
资源和财富,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这就是“马太效应”。
在这个富人越富、穷人越穷的时代,普通人要怎么脱颖而出,赢得出人头地的机会呢?
这里,不得不提连马云都佩服的一个人:贺学友。
他高中毕业在家种地,没上大学,18岁进入社会打拼,干过18份工作,一无所成……
进入阿里,第二年拿下阿里中供全球销售冠军,被称为“阿里中供战神”。带领业绩在阿里垫底的团队,做到管理业绩增长第一。
马云说:“我很佩服你,贺学友!”
01
在成为阿里铁军之前 他曾欠债无数,一度绝望想放弃
贺学友只是一个小人物。
在安徽安庆的乡村高中毕业后,没上大学,就在老家种地,他前前后后换了18份工作,曾挖过地基,开过客货两用运输船,骑自行车推销过洗发水,去歌舞厅担任过大堂经理;
也曾去南京白云亭批发市场,做蔬菜生意,结果亏得精光,卖的藜蒿,最后全部倒进长江……
爱倒腾生意的他,欠了一屁股债。
这段“不断寻找自我”的经历,让他觉得,自己很适合做销售。
他只知道使用公司培训的销售话术、销售技巧,全部按部就班,但结果是:不懂如何读懂客户需求;
聊了几次,不好意思提签单;
价格太贵,不知道怎么逼单;
遇到对手挖墙脚,无可奈何;
总被客户拒绝,业绩垫底,在被开除的边缘试探。
因为,不签单就没钱。
但跑客户,时间成本加上金钱成本,最终只能让一穷二白的他欠债更多。
人在绝境下毫无自由的选择,往往会带来前所未有的动力。
加入阿里后,极度渴望成功的他,开启了“疯魔”般的学习实践。
他大概看了上百本销售方面的书籍,上了无数销售培训班,却发现:
很多没有实战经验的老师,只会讲一些销售理论,却给不到真正落地的销售方法。
而他在学习进修中,同时结合跑客户的实践,研究出了一套适配最真实销售场景,落地实战的“销售方法论”:
“用户挖掘法”:帮他快速筛选出有需求能付费的精准用户,还能培养源源不断的客户资源;
“四型用户分类法”:能够分清关键客户,逐个击破,最快达成业绩目标;
“需求探知法”:几步探知客户的心理底线,提出他能接受的方案。
那一年,他入职半个月,就拿下近7万元的业绩。
到2002年11月底,贺学友的业绩,距离第一名只差30万。
但这时,跟他业绩不相上下的销售人罗建陆,一面给他灌“迷魂汤”:“老贺,你已经是第一名了。我们不跟你争了。”
一面趁着贺学友松懈,拿下了80万的月度销售额。
在2002年年会上,罗建陆,以220万销售额力压群雄,成为全国销冠。
而贺学友,惜败第四。
02
和马云对赌:脱衣、跳西湖 30岁的他,荣膺阿里销冠,一站成名
这件事给贺学友很大打击。
为此,他当众和马云打赌,2003年一定要做到1440万!但马云对他说:
“我不要求你做到1440万,你做到365万元就可以,同时做到78%的续签率。”
如果兑现,马云请他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吃饭;
否则,脱光衣服,跳西湖!时间马云定。
2002年的贺学友,业绩虽有148万,但365万的赌约,相当于业绩要翻2.5倍,几乎是天方夜谭!
贺学友要胜出,则意味着,他必须突破100分极限,做到“100分+”。
他不得不突破自己,学习“会销”,将20多个客户招呼到阿里巴巴,依靠一对多的会议销售氛围,每次都能成交二三个客户。
日常签单的效率也有极大提升。一周只见10个“精准客户”,成交率为40%。
他还大大提高了自己的攻击性。他“一家一家撬,一撬一个准”。
对于犹豫的客户,说100遍,重复给客户信心加码,不断研究“以刚克柔”销售方法论。他不断实践完善,让其成为close签单的“杀手锏”。
8月中旬,他的销售额轻松达到马云要求的365万元。
2003年,顶尖销售雷雁群、黄榕光,业绩大约为400万元、300万元。
而贺学友,到年底一举突破630万元的总业绩成为阿里销冠。
这一年仅提成,贺学友就狂揽近100万元,并获得了一项奖励:6位数的阿里巴巴(集团)股票。
他一鼓作气买了两套房子和一辆车。
三十而立,贺学友一站成名。他凭借销售逆风翻盘。他的传说,已经成为每个销售人必备的财富神话:
“贺学友,初中毕业生,开美容厅的,在阿里巴巴一年做到1600万元业绩,和马云关系特别好。” 03
经他点拨过的老销售人 业绩增长10倍,奖金也增长10倍
名声在外,有个外地老销售找到他,他和对方聊了一个小时。
对方销售能力尚可,客户积累也不错,就是签单能力欠缺一点。而想改变也很简单,重点是对客户的理解和签单能力的培养。
他当时只给了对方1个建议:
“每次和客户谈完,客户说‘好吧,我考虑一下’的时候,千万不要离开,再坚持10分钟。”
贺学友说:“但凡‘说好吧,我考虑一下’的客户,到后面签单率不超过10%。”
原因很简单,客户的“好吧”,是在敷衍你,他真正的需求和问题一定没有解决。
很多销售人是这样流失掉单子的。而再次约谈客户,他有100种理由拒绝你,不一定再会露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