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和纽约,一直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2018年6月24日下午,一脸标志性微笑的贾跃亭出现在Faraday Future位于美国加州洛杉矶的总部,他告知全体员工FF完成20亿美元融资、并且自己将出任公司CEO的“好消息”。 就在同一天傍晚,6位中国来客从中国香港出发落地美国东岸纽约,他们穿着随意,佩戴着同一款TS尼龙墨镜行走在纽约街头,颇有现代版《教父》的感觉。第二天一早,他们将在位于曼哈顿中城的四季酒店为半个月后正式敲钟上市的公司进行路演。这6人中有一个人的名字叫雷军,在路演结束后,他仍保持着一贯克制的微笑。 纽约街头戴墨镜的雷军一行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贾跃亭创办的乐视和雷军创办的小米,在手机和电视业务上激烈对垒。时至今日,乐视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由乐视开启的互联网电视模式却被小米发扬光大。如今小米正迎来它成立以来最好的时期,由小米开创的互联网手机模式也被学习和借鉴,只不过结局迥异,荣耀、一加等公司开花结果,魅族、锤子和360手机等公司则在苦苦挣扎,而更多的创业公司早已灰飞烟灭。 雷军、黄章、罗永浩、刘作虎、贾跃亭……这些创业者具有完全不同的特质,有的是高等学府学霸,有的却只有初中学历,有的之前职业是教师,有的则出自传统制造业公司。如今,他们或没落,或挣扎,或成功,这是他们十年间发生的故事。 一、“跳票王”来了 2007年前后,摩托罗拉中国公司强将如云,在位于北京望京的摩托罗拉大厦,伫立着“三座山头”——分别是钱晨、周光平和陈达,而他们的共同汇报对象是马来西亚籍的摩托罗拉中国公司董事长赖炳荣。一位曾在摩托罗拉工作多年的人士告诉腾讯《深网》,赖炳荣好像很明白“三角形最稳定”这个道理,为了管理好这三个人,赖炳荣让他们之间互相制约。 赖炳荣
上述人士表示,2007年,iPhone横空出世,虽然外界一致唱衰,但周光平却很有远见,他认为这款手机很有未来。早在2002年,周光平就向摩托的高层提议设计大屏幕手机,不过上面老板研究后说做不出来。周后来还建议公司做超大内存,老板却认为内存太大没有用处。周光平觉得,公司决策层出了问题,于是在2008年带着怒气从摩托罗拉离职。随着iPhone的崛起,摩托逐渐走向衰落,钱晨和徐达也有了离开的想法。 iPhone诞生之初,和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全球巨头态度一致,中国也几乎没有一家主流手机公司看好,它们在已有的产品线上活得很滋润。 第一家真正将iPhone设计理念用于自身产品的中国企业,是珠海一家从没做过手机、只做MP3和MP4的公司,名字叫魅族。 2006年是魅族MP3全面崛起的一年,但同样在这一年,市场上多款音乐手机攻城略地,让魅族的创始人黄章和白永祥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他们认为MP3很可能将被手机取代,一个时代要结束了。 2006年魅族,二排左四白永祥,左五黄章
2006年年底,魅族公司召开年会,黄章表示魅族决定转型做手机,在场的绝大多数人都是第一次听说,全都很吃惊。当时的魅族是一家只有几十名员工的MP3公司,并不具备做手机的实力。决定做手机的黄章也一直没有眉目,直到iPhone在2007年1月发布,才为他指明了方向。 由于毫无做手机的经验,魅族第一款手机就面临长时间延期的尴尬局面。人们真正要买到这款手机,要等到2009年夏天了,中间的发售时间一拖再拖,媒体一致将这款拖延超过两年之久的魅族M8冠以“史上最强跳票王”头衔。 不过,M8问世以后,却意外收获了一位名叫雷军的超级粉丝。从2009年开始,雷军四处向人科普智能手机,好几次在吃饭间隙,他都直接掏出一部魅族M8手机,现场讲解起这部手机的好处。 二、暗度陈仓 如果魅族的管理者不是黄章的话,很可能这个星球上都不会出现一家叫做小米的手机公司。 2009年初的一天,时任UCWEB董事长的雷军走进谷歌中国位于北京五道口的办公室,迎接他的人是时任谷歌大中华区总裁的李开复。随后,李开复将自己的一位下属介绍给了雷军,这个人是谷歌中国工程研究院副院长,他的名字叫林斌。 林斌和雷军
最初,雷军和林斌只是聊谷歌与UCWEB的合作,后来他们又开始聊各自对移动互联网和手机产品的看法,往往从晚上8点聊到凌晨两三点,他们都认为大屏智能手机蕴藏着巨大的商业机会。2009年夏天,在盘古大观酒店的咖啡厅经常出现这样一个场景,两个老男人走进来相对而坐,各自从包里掏出七八部手机并排摆在桌上研究。 但是他们二人都很清楚,即便各自在互联网领域已经很有地位,但从零开始创业的难度还是非常大。雷军想退而求其次,对中国已有手机公司进行投资,但放眼全中国也只有魅族在做这件事。2009年,雷军通过珠海当地政府介绍找到黄章,他想以投资人身份成为魅族董事长,就像他此前在多玩YY和UCWEB扮演的角色。 为了让魅族做成的可能性更大,雷军还将林斌介绍给黄章,希望黄能拿出5%的股份吸引林加盟,从底层打拼出来的黄章对股份极为重视,自然不同意。有传闻称黄章当时是想拉雷军来做魅族CEO,但同样不愿意出让股份,这显然是雷军无法接受的。无奈之下,雷军只好打算另起炉灶自己做。 在外界看来,2010年是雷军和黄章二人的蜜月期,当时雷军经常出入魅族,与黄章探讨手机。但实际上,雷军一边向黄章示好,一边在秘密筹划小米。就在雷军已于2010年4月低调成立小米之后,他还分别于2010年7月21日和8月4日两次发布微博夸赞黄章和魅族,表示自己很期待魅族即将发布的新机M9。 一位曾在外资互联网公司工作的人士表示,雷军早在2009年底就已悄悄筹备小米,只不过由林斌先到台前来招募人才。当时林斌说想约他聊聊,一问才知道对方想招人做手机,林斌还很谨慎地告诉他雷军打算投资,不过他考虑了一段时间,觉得风险太大,还是放弃了加盟。 2010年1月中旬,北京海淀区政协委员雷军从海淀区中苑宾馆的一间会议室走出来,他想利用海淀区政协会议间隙的休息时间面试一个叫孙鹏的年轻人,已经加盟小米的刘新宇早已带着孙鹏在酒店等候。但是时间有限,简单交谈后,雷军给孙鹏和刘新宇各自送了一部魅族M8就不得不再次回到会议室。当时,雷军告诉孙鹏,黄章一个初中生都可以做出这样的产品,我们一定可以做得更好。 一个月后,孙鹏从微软离职加盟了这家后来被命名为小米的公司。孙鹏与刘新宇、李伟星等人一起,成了小米除了5位创始人以外最早的10名员工,工号区间为6-15,MIUI早期的工程开发就主要由他们完成,这10个人至今还在小米工作,小米公司上市后,粗略估算每人身家过亿。 小米6—15号员工
直到2010年12月,黄章才觉得自己被欺骗了,在得知MIUI是雷军投资的公司后,他公开声称自己很后悔之前毫无保留地和雷军交流魅族的一切。“就连M9的UI交互文档都有发给他请他一起探讨。我觉得MIUI伪装成民间团队很过分,请不要在论坛发MIUI的话题。” 一位魅族的离职员工说,当年雷军去魅族办公室找黄章的时候,魅族的郭万喜(现为魅族副总裁)经常要跑去给他们买可乐,最近两年每次喝酒说起这事,郭万喜都忍不住想哭。 三、摩托“山头” 2010年,当雷军想要做手机时,找不到一个有着资深硬件背景的人,就去手机圈打听,发现始终绕不开当初摩托罗拉这几座大山,尤其是钱晨和周光平。 周光平
一位熟悉雷军的人士告诉腾讯《深网》,当时比亚迪也有手机业务,小米就从比亚迪挖来了一个叫徐春立的人,而徐春立曾在钱晨手下做过事,在他的介绍下,雷军才跟钱晨建立了联系。 上述人士透露,2010年上半年的一天晚上,雷军第一次打电话给钱晨。当雷军报出自己的名字之后,以为对方会立即认出,但电话那头回答是“对不起,你是谁?我不认识你”,事后雷军向同事说,他听到这句当场就尴尬了,因为在此之前他觉得自己已经很有名了,没想到手机圈的人连他名字都没听过。雷军马上补充说自己是金山软件的董事长之后,钱晨这才表示自己知道金山软件。 据悉,为了说服钱晨,雷军花了三四个月进行了一场挖人持久战,钱晨终于答应加盟。但是当雷军问钱晨要多少股份时,二人之间爆发了不可调和的理念冲突。钱晨表示股份多少无所谓,但现金不能少,而雷军认为对股权不在乎的人不会有创业精神,更不可能all-in,于是双方只好放弃。 这段时间,雷军还在约见其他人。2010年5月,雷军通过另一位联合创始人洪锋找到曾一手组建北京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的刘德。一天下午,刘德被叫到中关村保福寺桥的银谷大厦 807 室去见雷军,二人很谈得来,当他离开时已是第二天凌晨。回去后不久,刘德主动打电话给雷军,表示自己想清楚了,决定加盟。 刘德
刘德加盟小米,和钱晨的诉求完全相反。一位认识刘德的人士表示,刘德和太太在美国设计界拥有很高的地位,并且早已财务自由,甚至倒贴了几十万美元入股小米,他告诉雷军自己不要钱,只要股份,雷军对这样的创业伙伴很满意。 不久后,林斌又建议雷军也去见一见周光平,他们起初并不抱太大希望,因为周光平从摩托离职后加盟戴尔还不到一年,雷军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让秘书给周光平打电话约时间。根据约定,原本说好周光平中午12点与雷军在银谷大厦见面,两小时结束。但他们对彼此理念都很认可,二人足足畅谈了12小时,中途叫了两次盒饭边吃边聊。 小米2010年创立时,高管一起喝小米粥
2010年10月左右,周光平带着一票摩托的前同事加盟了小米,这意味着雷军终于找到了真正懂手机的人。雷军曾公开说,没有周光平和刘德,小米是万万不敢做手机的。 这时还是英语教师的罗永浩正进行着他的全国巡回演讲,其中有一段巡演视频点击超过了600万,他高兴不已,在微博发出详细数据截图以证明不是自己吹牛。 四、被轻视的小米,被追随的小米 一位曾在联想工作多年的人士告诉腾讯《深网》,2011年上半年的一天,雷军拿着自己做好的第一款手机前往与自己关系密切的联想公司寻求意见与反馈,当时负责联想乐Phone手机业务的贺志强和几位高管看到这款手机,第一反应是完全看不上,雷军怎么能做出手机呢?轮到谁也轮不到他。因为联想做安卓手机是从2008年开始,2010年初就已发布了第一款产品乐Phone。 小米1发布会上的雷军
小米正式在2011年8月16日发布了这款手机,召开了一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布会。即便网络热议,中国主流手机企业也都不认为小米能掀起多大风浪。 2012年,联想移动业务如日中天,销量超出预期,将近一年都在盈利。在2012年秋天的一次内部高管会议上,一位负责人很自豪地吐槽起小米,说小米即使呼声很大也就几百万销量。上述言论直接影响了联想整个公司对于小米和互联网模式的看法。2012年年底,小米宣布当年手机销量超过700万台,并提出2013年的出货量目标为千万台,联想移动开放市场负责人曾国章在一个会上说,就算小米做到这个目标,也只是联想的几分之一。 事实上,远不止联想如此。即便在小米1发布一年以后,OPPO管理层仍然对这种模式充满不屑。2012年9月下旬,雷军应邀出席了一个手机圈的聚会,现场还去了金立总裁卢伟冰和OPPO CEO陈明永等人,陈明永在现场直接表达了自己对一味依靠低价追求市场份额的做法不屑:“公司到了年终股东分红,难道每个股东分几个市场份额就可以了吗?” 而当时中国另外一家科技巨头华为还主要依靠运营商卖低端手机,尚未真正在主流市场站稳脚跟。2012年底,刘江峰从华为南太平洋地区总裁职位上调任华为终端公司,负责华为品牌手机的营销和销售,这时并没有荣耀品牌,只有一个产品系列叫荣耀。 与联想不同,华为当时已经意识到太过依赖运营商捆绑销售很危险,将目光瞄准通过电商销售手机。一位前华为管理人员告诉腾讯《深网》,华为当时有决心要做好电商,但是当落实到具体怎么做时,华为终端董事长余承东和他的下属华为终端电商总裁徐昕泉发生了较大分歧,二人经常为此吵架。 有一次开会,徐昕泉坚持认为华为电商要去京东、天猫卖货,自己做商城没流量,与在深山老林开个店没什么区别,但余承东坚持要做自己的商城,把流量留在华为自己的体系内,二人越争越激烈,直接拍桌子。“老徐很聪明,但个性固执,脾气暴躁,不太能听得进别人的意见,经常跟老余吵架,所以老余就一直想换他。” 2012年上半年,当中国传统手机企业还看不上小米时,小米的影响力却已经惊动了海外投资大佬。一位知情人士表示,曾投资过Facebook、阿里巴巴、京东的投资大佬、俄罗斯DST创始人尤里·米尔纳当时通过自己的助理找到与雷军关系密切的长城会,表示自己有意参加长城会在北京举办的活动,后来长城会已将此事宣传了出去,米尔纳又说临时有事来不了了,他在表达歉意的邮件中顺便说了一句:“你能不能把雷军介绍给我?” 米尔纳和雷军
上述人士说,不久后,米尔纳来到北京,一上来就给了雷军100万美元投资的见面礼,“他这100万美元只是为了交个朋友,表达诚意,意思是我就要做小米股东,哪怕你给我一股也行”。后来,在小米进行的历次融资中,DST连续参投了多轮。 在互联网界,最早看懂小米模式的应该是360公司董事长周鸿祎。在3Q大战中,由于站在腾讯一方,雷军和周鸿祎彻底交恶。2012年上半年,看到小米快速崛起,周鸿祎想从战略上去拦截它。一位360前高管说道,当时在360内部讨论中大家看法不一致,有人反对做手机,有人认为应该自己做,但是老周知道做硬件是很艰难的事,自己做的话要花一年以上才能出来一款手机。“老周等不了,于是就想到了特供机模式”。 要做特供机,周鸿祎需要与传统厂商合作对抗小米,但当时遇到的问题是,小米对这些厂商的威胁还没有达到令人头疼的地步,他们的认识并没有周鸿祎那么深,因此对这种合作并不坚定。与此同时,各家厂商的手机研发水平参差不齐,也成了360特供机难以逾越的障碍。 360手机发布会上的周鸿祎
上述人士说道,原本周鸿祎和余承东都已谈成合作,准备发布华为特供机了,这款产品将对标小米,走纯线上,追求很低的利润,但在将要发布的最后关头被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一票否决,他说不盈利肯定不行,从此华为再也未与360合作特供机。 几乎与此同时,一个与手机和互联网八竿子打不着的门外汉闯了进来。2011年11月初,雷军邀请罗永浩去小米总部见面,原本罗永浩是想以“营销推广方面的能力入伙”小米,但二人见面之后完全聊不到一起。回去之后,罗永浩萌生了自己单干的想法。 看到小米手机快速崛起,同样想做手机的还有贾跃亭。一位前乐视管理人员告诉腾讯《深网》,2012年下半年,贾跃亭曾找过梁军做手机,后者当时忙于电视业务就拒绝了。但是贾跃亭并不甘心,很快自己悄悄找来几个人研究手机。 五、睡狮觉醒 锤子科技的第一间办公室,是从罗永浩的英语培训机构里分出来的,位于北京海淀区新中关大厦12层。开业第一天,只有老罗和他招到的001号员工朱萧木两个人。 罗永浩和朱萧木
因为之前的经历,罗永浩在全国范围内积累了不少的铁杆粉丝,当他要做手机的时候,包括朱萧木在内的很多早期员工都因为锤子是“偶像”罗永浩创办的公司才加盟的。但这些几乎都是缺乏手机从业经验的人,专业知识匮乏。 2013年3月,罗永浩从未在演讲这件事上感到如此力不从心。由于缺乏有经验的人把关,锤子ROM发布会成了一场灾难,不管是会场准备、ROM本身还是现场演示,都显得很业余,开场后朱萧木打开微博看评论。“被骂蒙了。”后来朱萧木发微博说,“直面这么成千上万百分百的差评狂潮,第二天都没敢看手机。” 不过,当时很少有人注意到,在发布会现场,台下第一排坐着一个年近半百的人,他把整个场面的混乱不堪都看在眼里。但这并不影响他对罗永浩做手机这件事的最终判断,四个月后,他带着一帮摩托罗拉的老同事,正式加入锤子。他正是那个雷军花了几个月去说服最后还谈崩了的钱晨。 周光平对于雷军有多重要,钱晨对于罗永浩就有多重要。罗永浩当时打趣说,终于来了一帮正规军。如果不是钱晨博士加盟,出任锤子CTO,外界始终不会改变“锤子就是做贴牌机”的看法。 锤子前CTO钱晨
如果说传统手机厂商在小米手机发布之初还可以观望甚至是唱衰的话,到2012年底,小米全年出货量已达719万台,它们不得不承认自己之前太过幼稚,必须要对这个腾空而起的新星有所忌惮了。 2013年,沉睡已久的巨狮华为终于醒了。前荣耀总裁刘江峰透露,由于小米的量起来很快,当时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率先发言,说华为不做线下只做电商。 “任总认为应该只做线上,去中间化,不要渠道。他当时的想法是,线上卖1万台是一个价,卖2万台打个折,卖10万台再打个折。他想得太简单,我只在线上卖,全国几十万个小店主直接到我网站上来定货。这个怎么实施啊?那不把华为干死了?根本没法做。我们就阳奉阴违,没有去做。”刘江峰说道,这要感谢任正非充分放权,他发表的意见下面会听但不一定完全采纳。“我和老余比较明显的风格是,我们做事不管上面领导怎么看,只对这个事情做成负责。” 既然做电商这条路行不通,华为内部又讨论是否单独做个品牌与小米竞争,2013年5月是这件事讨论最为激烈的时候。但是华为董事会当时摆出的一个事实却让所有人都闭了嘴:“华为品牌都还没站稳,再做一个新品牌不是找死吗?” 据悉,虽然这事一度被搁置,但转机在一个月后就出现了。2013年6月,华为在伦敦发布了P6手机,由于P6上市之后销量很好,超出公司预期。到了10月,华为高层对华为品牌的手机已经很有信心,认为终于在2000元以上价位段站住了脚,于是也很快同意了将原有的产品系列荣耀独立成一个品牌。2013年12月16日,荣耀品牌正式独立,并发布了荣耀3C和荣耀3X两款机型。 |